【综合报道】北京时间7月19日,两届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金牌得主、日本名将羽生结弦通过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,将退出竞技赛场,转向职业花样滑冰领域,这一决定标志着花样滑冰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结束了长达12年的国际赛事生涯,未来他将以个人冰上表演为核心,继续推广这项运动。
“终结与启程”:羽生结弦的竞技生涯回顾
羽生结弦的职业生涯堪称传奇,2014年索契冬奥会,19岁的他成为亚洲首位男子单人滑奥运冠军;2018年平昌冬奥会,他顶着右脚踝韧带撕裂的伤痛卫冕成功,成为66年来首位蝉联该项目金牌的选手,他还手握两枚世锦赛金牌(2014、2017)、四届国际滑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,以及12次打破世界纪录的辉煌战绩。
他的技术难度与艺术表现力彻底改变了花样滑冰的格局,2018年平昌冬奥会自由滑《阴阳师》中,他成为首位在正式比赛中完成“后外点冰四周跳接后外点冰三周跳”组合的选手;2022年北京冬奥会,他更是挑战人类极限的开云在线“阿克塞尔四周跳”(4A),尽管未能完美落冰,但国际滑联首次认证了这一跳跃的尝试,奠定了他在花滑历史上的革新者地位。
转型决定:为何选择职业道路?
在东京举行的发布会上,羽生结弦身着黑色西装,以一贯的谦逊态度解释了这一决定:“竞技体育对身体的苛求让我不得不面对现实,我希望在身体还能承受时,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对花滑的热爱。”他坦言,近年来反复的脚踝伤势和年龄增长让他难以维持竞技状态,而职业表演的灵活性让他能更自由地探索艺术表达。
业内人士分析,羽生结弦的转型早有端倪,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,他未参加任何国际赛事,转而专注于个人冰演kaiyun《序章》和《礼物》,场场门票秒罄,甚至引发日本国内网络瘫痪,其团队透露,未来他将以“羽生结弦工作室”为核心,联合全球顶尖编舞师和音乐家,打造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的沉浸式冰上剧场。
粉丝与业界反响:传奇永不落幕
消息公布后,国际滑联官方发文致敬:“羽生结弦重新定义了花样滑冰的可能性。”美国名将陈巍表示:“他是我职业生涯的灵感来源。”俄罗斯“三套娃”之一的谢尔巴科娃则称:“他的表演让花滑成为艺术与体育的完美结合。”
日本国内反响尤为热烈,首相岸田文雄称赞羽生“为国家带来希望与勇气”;朝日新闻头版标题写道《羽生时代,新章开启》;东京巨蛋体育馆已宣布将为其2023年个人冰演提供全息投影技术支持,预计吸引超10万观众。
职业花滑的挑战与机遇
脱离竞技体系后,羽生结弦将面临新挑战,职业花滑缺乏统一的评分标准,收入依赖商业赞助和票房,且需自行承担编舞、场地等成本,但凭借其全球影响力——社交媒体粉丝超500万、纪录片《羽生结弦:冰魂》创日本体育类票房纪录——他很可能成为继普鲁申科后,又一位商业化成功的职业选手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羽生结弦多次强调“不会远离竞技花滑”,他计划成立基金会,资助年轻选手,并参与国际滑联的技术研讨,2026年米兰冬奥会,他或将以顾问身份亮相。
未来展望:冰面上的永恒诗人
在发布会的最后,羽生结弦表演了一段即兴滑行,背景音乐是《天与地》的钢琴版——这套节目曾让他在北京冬奥会上落泪,没有跳跃,只有流畅的步法和旋转,观众席传来压抑的抽泣声,他微笑着说:“这不是告别,而是开始,冰面永远是我的归宿。”
正如英国《卫报》的评论:“羽生结弦的职业生涯如同一首未完成的诗开云app,他选择自己执笔续写。”